极端天气愈加频繁气象灾害防御刻不容缓
——专访中国气象局副局长矫梅燕
新华社北京8月22日电(记者张辛欣)一场强降雨使得原本干旱的黄土高坡遭遇泥石流侵袭,本应雨水充沛的西南地区却遭遇长达半年之久的干旱,极端天气正愈加频繁地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
全球气候到底怎么了?我们究竟能精准预测多长时间内的气象灾害?面对灾害,我们该如何防御?就有关问题,中国气象局副局长矫梅燕接受了新华社记者专访。
极端天气愈加频繁 今年气候极其异常
记者:您认为今年气候是否异常?是什么原因造成?
矫梅燕:从前期气象灾害特点看,我认为今年我国天气气候极端异常。特别是入汛以来,气象灾害的异常性、突发性、局地性十分突出,极端气象事件多发重发,灾害分布广,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大。华南、江南地区连遭14轮暴雨袭击;7月,北方地区连遭5轮暴雨袭击,渭河、辽河、第二松花江出现严重汛情;北方多地高温突破历史极值,南方多地高温持续超历史同期;特别是8月8日凌晨,甘肃省舟曲县发生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为严重的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这都充分表明当前我国天气气候的异常性。
然而,每个极端天气事件有其独特的原因。比如,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起因之一就是,高空冷空气东移南下,低层切变线产生的中尺度强对流暴雨云团造成的短时局地强降雨。再如,南方大范围持续高温的主要原因就是,近期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势力强大,一直控制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
造成天气气候异常的原因很复杂,但最直接的原因还是大气环流的异常,也不能忽视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因为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大气中能量分布也发生了变化,海洋和大气循环、大气中温度场分布出现了紊乱,使得天气气候变化规律被打乱,极端天气变得越来越频繁。
这种现象在世界上其他地方也出现,例如,我们邻国巴基斯坦发生历史罕见的持续暴雨,引发非常严重洪涝灾害。再如,俄罗斯出现百年一遇的持续干旱少雨天气,引发了大范围的严重森林大火。至于这些气象灾害之间是否存在共性,每一次极端气象灾害是否都可以归咎到全球气候变暖,目前尚不能下结论。
气候与1998年类似 谨防秋汛及冬季低温
记者:您曾经说过,今年的气候和1998年相似。那么,下半年可预料的气候形势如何?
矫梅燕:是的。从目前监测情况来看,今年我国的气候与1998年比较相似。5月,厄尔尼诺现象结束;7月,赤道中、东太平洋进入拉尼娜状态,有可能维持并发展成一次拉尼娜事件。
与厄尔尼诺事件相反,拉尼娜事件是指赤道中、东太平洋海表温度大范围持续异常偏冷的现象。近60年来拉尼娜事件影响表明,拉尼娜事件发生后,我国部分地区秋雨偏多,冬季全国大部以降水偏少为主,气温偏低。例如,1964年8月下旬至10月,山东、河南、山西、安徽大部、陕西中南部、四川东部和北部、湖北北部和西部等地总降水量比常年同期偏多五成至1倍半,华西及黄淮一带出现严重洪涝灾害;1973年、1974年秋季这些地区降雨也明显偏多;1988年8月下旬至9月中旬,湖南大部、湖北大部、江西北部及四川部分地区降水量比常年同期偏多五成至两倍。在拉尼娜事件发生年的冬季,我国出现了明显的冬季低温,例如1999年冬季,江南、华南、西南等地出现严重的低温冻害,常年无寒的滇南地区也出现了历史上最为罕见的霜冻灾害。就目前气候状况来看,今年冬天有可能出现低温现象。
短期天气预报能力明显提高 气候预测仍是难题
记者:目前我国的天气预测预报能力达到什么程度?能准确预测多长时间内的天气情况?
矫梅燕:近年来,我国天气预报能力明显提高,预报精细程度可以细到部分乡镇,干旱的长中期预报和台风、暴雨等灾害性天气中短期预报及短时临近(1-3小时)的预报能力也明显提高,目前对突发性灾害性天气可以做到实时监测分析和预报预警。
我们常说的天气预报很多是基于现有的天气监测和预报技术。随着气象科技的发展,我国气象卫星、天气雷达等监测能力不断提高。例如,对台风的监测预报,过去只有当台风接近沿海时,才可以监测其移动路径,气象台才可以发布台风预警。现在依靠气象卫星、天气雷达等先进技术装备和数值预报模式,可以提前3-5天甚至更长时间预报台风生成发展和移动路径,而且台风预报精度和定位精度都很高,而这在十年前是难以想象的。
然而,我国天气气候条件很复杂,就现有技术能力和水平,天气预报还不能做到百分之百准确。毕竟大气系统很复杂,人们对大气运动规律的认识也有限,要很准确地预报每一场天气过程,特别是具体到某个地点、某个时刻降多少雨的预报还是很难做到的。但气象工作者正在做出百分之百的努力。
记者:愈加频发的气象灾害让百姓更加关注未来半年甚至更长时间的气候情况。气象部门气候预测能力如何?
矫梅燕:我国从1958年起就开展了气候预测业务,但只能预测一年时间内的气候趋势。目前我国具备制作并发布月、季、年时间尺度的短期气候预测和年代际的气候预测,还开展了灾害性、极端性气候事件的预测业务。然而,气候预测的难度远远大于天气预报的难度,短期气候预测仍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
我们知道,天气变化取决于大气的运动,大气运动影响的区域有可能发生相应的天气过程,这有点像连锁反应。比如,现在有一股冷空气自西向东影响我国,在西北地区可能带来大风降温天气,路过中东部地区时如果遇上暖湿气流,就有可能形成降雨。而影响气候的原因却是错综复杂的,太阳活动、海洋情况、火山活动、地表生态以及人类活动等都会影响气候,人们对其认识十分有限,更难以准确预测未来几个月、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气候状况。因此,目前气候预测的准确率还不是很高,即便是几个月的预测也只能是趋势预测。目前我国汛期降水的气候趋势预测准确率在65%左右。
气象科普仍是短板 科学防灾乃当务之急
记者:您认为目前气象灾害防御面临的首要问题是什么?
矫梅燕:气象科普工作。通过各种形式的气象科普,让老百姓了解和认识气象灾害及其防御常识,才能有效地防御气象灾害,保护自己。然而,许多老百姓关心的往往只是天气预报,以便安排日常生产生活,利用气象信息防御可能出现的气象灾害却不多。因此,向老百姓普及必要的气象知识特别是气象防灾减灾知识,引导他们正确地防灾减灾,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减少损失。
当然,目前气象科普有些专业化,许多老百姓看不懂、听不懂,自然难以有效地防灾减灾。对于受气象灾害影响最大的广大农民来说,气象科普通俗化问题显得尤为迫切、尤为重要。
据统计,气象灾害所造成的人员伤亡98%以上发生在农村,农民是受气象灾害影响最大的群体。正是这个群体,一方面不能及时方便地得到气象信息,另一方面即使获得气象信息也很难有效利用。
因此,气象工作者想提高气象预报服务的效益,就必须重视并努力将气象预报服务的专业语言转换成老百姓通俗易懂的语言,既要及时地将气象信息告诉老百姓,也要告诉他们如何利用这些信息安排生产生活,做好防灾减灾、自救互救准备。
记者:气象部门在灾害防御方面发挥什么作用?
矫梅燕:我认为,气象信息应该在防灾减灾中起“消息树”和“发令枪”的作用。许多自然灾害起因于天气事件,天气气候事件往往影响到诸如交通、电力、通信、农业等各行各业。气象预警信息要起到“消息树”的作用,同时也要起到“发令枪”的作用,部门联动、社会响应至关重要。
因此,近年来,气象部门一直努力建立“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气象防灾减灾机制。也就是说,当气象台预测到可能有气象灾害发生时,应当立即将气象灾害可能出现的时间、区域、强度以及可能造成的影响和灾害程度的预报信息向政府、相关部门、公众发布,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组织气象灾害防御的响应行动,气象部门积极配合政府和相关部门组织气象灾害防御工作,公众以此采取相应的防御行动,这样才能够有效地防灾减灾。
记者:今后一个时期内,气象部门将如何加强灾害预警机制?
矫梅燕:准确的气象预报是气象防灾减灾的前提和基础。要提高气象防灾减灾的效益,气象部门就必须努力提高气象预报的准确率和精细化水平。提高气象灾害预警的准确性、及时性和针对性,就必须建立能覆盖城乡的、多元化的实时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系统,提高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的时效性和覆盖率。
要强化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部门联动机制,就是要建立适合相关部门防御气象灾害及其次生灾害的气象预警信息发布机制和应急联动机制,建立经常性的部门沟通制度,了解部门需求,加强平时演练,不断提高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的针对性,真正发挥气象预警信息的“消息树”作用。
气象局舟曲山洪泥石流灾害气象保障组工作纪实
舟曲有难!8月8日凌晨,一条载满伤痛的消息从甘南飞入数千公里外的中国气象局大院:180万立方米黏性泥石流从甘肃省舟曲县城北部的三眼峪和罗家峪喷泻而出,顷刻间,舟曲遭受到前所未有的重创。突如其来的灾情,牵动着每一位气象工作者的心。
灾情就是命令。8日5时30分,气象部门的首次救援部署紧急启动;9时20分,第一份甘肃舟曲县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决策服务材料送达党中央、国务院……在这背后,有一个聚光成火、携手互助的故事在悄然演绎。 >>>详细阅读
气象局:着力提高洪涝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能力
8月14日20时30分,中国气象局召开2010年气象服务工作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传达全国进一步防御洪水地质灾害工作紧急电视电话会议精神,传达贯彻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重要指示精神,部署下一阶段防汛气象服务工作。郑国光强调,要始终把人民群众安全放在气象工作首位,着力提高洪涝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能力,全力以赴做好当前和下一阶段气象灾害的监测预报预警工作。
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主持会议并讲话,副局长许小峰、王守荣、矫梅燕,中国气象局各直属单位和内设机构主要负责人参加了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