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一周,是狂欢的一周。榕树下“民谣在路上”抵达南京站,盲人歌手、民谣诗人周云蓬、当年“冷击乐队”的主唱孟冬、南京摇滚乐的推广者吴宇清,再加上曾经在南京摸爬滚打的卢中强都因为这场演出聚到了一起。
7月16日晚上,南京的一间酒吧。一个满脸胡子不修边幅的北方大汉登上台,开始自弹自唱。他唱:“离幸福不远的地方,我想就是这儿了,他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叫幸福里,四万多一平米,我每天赚钱很努力,花钱也很小心,可是要住进这幸福里,需要三个多世纪。”台下先是觉得这歌儿相当琅琅上口,随后会心一笑。有人在偷偷问:“他是谁?”
这是榕树下“民谣在路上”的南京站,没有特别让大众熟悉的名字,但是在那个小小的空间里,观众相当投入。这只是第一晚的演出,参演的是以《幸福里》扬名网络的川子和被称为“民族摇滚”的山人乐队。川子让观众想起了曾经的李宗盛,唱歌像说大白话,但是句句说到你心坎里。山人乐队唱的歌儿,有时候观众能听懂,但是人人都跟着他们晃动身躯。
来这看场演出可能有各种理由:因为榕树下网站的造势、因为媒体人王小山在微博上的忽悠、因为川子和山人的民谣歌手在网上就已经小范围地感动过听歌的人。之前就听过这些歌的人被称作“小众文艺青年”,不管他们自己是否愿意。南京人看了太久的五台山和奥体中心,手握赠票看着台上一个个蚂蚁大的小人,其实能看清只是大屏幕。high是挺high,但是极少有歌手走到他们面前弹琴唱歌,即便站在最远的地方,喊一嗓子,台上的人就会给你反馈,更不用说你可以冲到他面前肆意拍照。这样的小场乐趣,有多久没有来到南京了?
南京其实曾有过非常好的原创音乐环境,著名的音乐人丁薇、刘沁等均系出南京,李志则早已成为中国新民谣的代表人物,而“民谣在路上”的发起人、策划人之一卢中强,也正是从南京走出去的音乐人,这一次,真正的民谣终于回来了。
卢中强写过《关于现在 关于未来》、《七月》等颇具分量的作品。折腾多年,最后自己折腾出一个“十三月”。严格意义上来说,十三月并不是唱片公司,它只是一个独立音乐厂牌,由音乐人卢中强、龙隆、洪启共同创立,旗下艺人有万晓利、苏阳等等。在创立之初,十三月的前景并不被人看好。
刚刚有互联网的时候,唱歌的人惊讶地发现这个东西居然可以免费下载。很多人把这算成唱片衰落的主要原因。但是当李志、万晓利悄无声息地在豆瓣上走红的时候,十三月唱片的CEO卢中强看到了希望:“豆瓣上聚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人,通过网络找到组织,然后给了小众歌手人气。像《织毛衣》这样的歌,在微博上轻轻一推就爆发了。”十三月这样一个原本不被看好的独立音乐厂牌,在网络的帮助下,推出了李志、万晓利、山人乐队、川子这样的歌手。
想把民谣推得更广,就要出去做现场:“民谣本身应该是流动在路上,你看荷马史诗,古代戏班子,原生态的艺人,都是流动的,这些东西可以提供创作素材,和大众结合。”
快报记者 张润芝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