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报道引发一个行动。连日来,由本报《10万打工者“捧红”数十黑网吧》报道引发的“让打工者成为新武汉人”行动得到社会各界热烈响应。继市文明办、市文化局、团市委等6部门联手本报发起新市民学校倡议后,越来越多的市民激情参与。
【大学老师来信】
让义工点亮“新市民学校”
昨日,记者邮箱收到一封来信,一名大学老师激情为新市民学校叫好。
武汉晚报相关负责人员:
你好!
读了贵报关于“新市民学校”的倡议,作为一介市民感到很好。每天在外面看到那些在武汉打工,多少为本市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的打工一族兄弟姐妹们工作之余无所事事,有一种想帮他们的想法,可是不知做什么好。谢谢你们的倡议,新市民学校的建立可以为他们,为我们搭起一座交流的平台和桥梁,是一件利民好事,有利于改善武汉形象,成为创建武汉精神文明新亮点。
怎样把有心参加这个活动的市民组织起来, 我提一些小建议, 可以在不用政府大量增加开支的情况下,得到广大具有能力和爱心市民的支持:那就是参照义工制度来进行, 在武汉有不少义工组织, 参加者自愿报名,利用业余时间义务参加自己力所能及的,组织提供的活动项目, 社会效益是十分显著的。
我是一名大学教师, 有一定的教学经验和医学药学知识,愿意为新市民学校的发展尽绵薄之力。
更多市民和打工者通过电话与本报取得联系。有毛遂自荐的市民,也有有感而发的打工者。本报将把这些建议和意见集中起来,以便逐步实施。同时欢迎更多市民、打工者以及企业来电来信,献策献力。
【团中央关注】
探索农民工社会融入的路径
昨日,团市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本报报道以典型事例呈现了农民工——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融入问题。事实上,这一主题正是团中央今年高度关注的。就在近日,团中央还下发了《关于开展2011年“共青团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面对面”活动的通知》,要求以“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融入”为主题,在全国开展2011年“共青团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面对面”活动。
按要求,各级团组织要以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融入为切入点,大力加强对新生代农民工精神生活、利益诉求、成长发展路径、价值导向等重大问题的调查研究,努力把握其普遍性利益诉求,积极探索促进社会融入、维护合法权益的基本路径。
【新生代农民工】
期待在就业中实现自我价值
团市委负责人介绍,80后、90后新生代打工者已经登上了时代舞台,与父辈比较,他们有着全新的期望。
一项调查发现,有71.4%的新生代更希望的是“锻炼自己”、“学技术、长见识”、“着眼于发展、着眼于长远”。他们在期待有更多尊重自我价值的就业创业途径出现。
因此,从打工者的情感需求和心理问题着手,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引导打工者培养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更好地适应和融入城市生活。
本报的“新市民学校”倡议继续等待您的参与。如果您有打工故事愿意分享,如果您对打工者更好地融入城市有好的建议或意见,如果您有能力愿意为打工者作一点贡献,请您联系我们。
参与电话:
82333333;15608659886;邮箱:whwbyma@263.net;网络参与:httP://bbs.cnhan.com/。
记者 杨明安 赵家新 实习生 唐慧慧 曾海洋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