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为何高价买状元
■文/游宇明
今年的高考过后,一些大学准备花重金揽得“状元”归。一位知情人士透露,今年某名牌大学,开出10万元的价码,争夺各地状元。进学校后,院系还会奖4—5万元。这样算来,一名“状元”的报价,大约为15万元。去年,南方某省“状元”最终的“成交”价格为20万元。
恢复高考以来,一些学校对“状元”的过分追捧几成常态。相关中学固然会充当这方面的急先锋,现在一些大学也大张旗鼓地加入到了追捧的行列,大有不招到“状元”不回头的劲头。
然而,现实偏是这样残酷,考出了一流分数、得到社会格外垂青的学生并没有成为一流人才。一份调查报告显示,1977年至2008年32年间的1000余位高考“状元”中,没有发现一位是做学问、经商、从政等方面的顶尖人才,他们的职业成就远低于社会预期。
“状元”职业成就平平,主要不能怪“状元”本人,他们不过是只重分数不重能力和创造性的应试教育的牺牲者。明明知道高分未必高能,一些学校还要做死地追捧“状元”,原因只有一个:追名。结果只有一个:逐利。某个中学出了“状元”,可以给人一种教学质量高的心理暗示,让众多的学生对学校趋之若鹜,学校也因此可收到可观的学费和择校费;一些高校招到了“状元”,可以吹嘘自己如何有社会影响力,在招生、教学水平评估、谋取政府和社会投入等方面占便宜。
钱学森有个著名的问题曾引起全国公众的关注,那就是:现在的大学为什么培养不出一流的人才?我想这个问题其实不难解决,多尊重教育规律,多营造人才成长的良性环境,少干些重金“掐尖”之类的功利蠢事即可。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