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大遗址的结构和文化背景,要求必须探索出有东方特色的遗址保护方法,而西安大明宫遗址保护模式,即是向探索迈出的新步伐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邓亚君发自西安 “历史转化为了现金。”12月,来自阿联酋《国民报》的记者丹尼尔在西安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里走过一圈后,得出了这样一句结论。
站在气势恢宏的公园景点丹凤门前,丹尼尔和其他前来参观的外国记者顿时感觉到了自己的渺小。同时,他们留意到三两结伴、络绎不绝的游客人群。这使丹尼尔相信,古都西安除了享誉国内外的钟鼓楼、兵马俑外,此后更多了一处足以助推中国旅游业发展的著名景点。
就在丹尼尔西安之行的两个月前——10月1日,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才刚刚正式开园,这是座落西安的首个国家大遗址保护公园。它从无到有,从规划到开园迎客,足足经历了15年。
大明宫保护办主任周冰格外看重“发展”一词。他说,这一新落成的国家遗址公园不仅要讲求效益,更要讲求保护、生态和民生。“这是我们在大遗址保护模式上的新探索。”
唐文明的另一种呈现
所谓“大遗址”,顾名思义,特指那些占地面积庞大的历史遗址。以大明宫为例,它始建于唐太宗贞观八年(公元634年),占地350公顷。这一面积是故宫的4.5倍,法国卢浮宫的8倍。
“太壮观了。”在园内欣赏完电影《大明宫传奇》后,美国记者史蒂夫向《国际先驱导报》感慨道。
如今,新落成的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规划面积3.5平方公里,总投资120亿元,其中,搬迁安置费用约90亿元;考古、文物保护展示及公园建设约30亿元。
其实,无论是史蒂夫观看的3D影像,还是园内主打的众多景点,它们并不是追求与原大明宫的一模一样。“我们通过这种模拟再现方式保护文物,同时传递历史文化的内涵和价值。”大明宫保护办工作人员说。
按景区介绍,新落成的遗址公园共有六大亮点和十个典型游览景点。
“来到大明宫,就能接受一番文化的洗礼。”一名带孩子前来参观的外地游客介绍说。除了电影《大明宫传奇》再现当年绚烂历史的视觉冲击外,园内导游还会带领游客识别瓦当;尝试拼接“出土文物”;实地观摩唐代宫廷礼仪的美妙和趣味……
“四个结合”的难度
拥有11个城门、城内主干道丹凤门大街宽达176米,大明宫是唐代也是世界历史上最宏伟的宫殿建筑群之一,被誉为“中国宫殿建筑巅峰之作”。它还形容为“丝绸之路”的东方圣殿,因为它见证了中国古代史上绝无仅有的开放时期——唐太宗至唐玄宗的270年。
不过,随着唐王朝后来的衰落,农民起义的一把火烧毁了大明宫。此后,历经千年岁月,时间的侵蚀加之被动保护的因素,使得这一具有很高价值的文化古遗址被淹没在西安东北的凋敝角落里。
据公园工作人员介绍,直至1995年,大明宫遗址的保护还处在“看护式”的阶段:靠着巡查和对于破坏行为的制止来避免大明宫遗址的进一步损毁。但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展,这种保护方式下的遗址安全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系统的遗址保护思路从1995年开始不断完善。是年,西安市委市政府提出“发展式”保护大明宫。西安市陆续实行了多项重大举措,包括分阶段分区域实施遗址环境整治、征用遗址保护用地、逐步搬迁遗址重点保护范围内的常居人口,拆除现代建筑等项目。
2007年,西安市决定实施大明宫遗址区保护改造项目。按照规划,除在城北建设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对遗址公园内的棚户区进行拆迁和安置外,将以遗址公园为核心,在19.16平方公里的大明宫遗址区进行相关产业的联动开发,建设商业圈、文化旅游区和中央居住区等多个项目。
为此,西安市专门成立了大明宫遗址区保护改造领导小组,遵循“有效保护,科学展示,传承文化,服务社会”的原则,探索出了“四个结合”的大遗址保护新模式——
这“四个结合”意味着:大遗址保护要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与当地群众生活水平提高、与当地城乡基本建设,以及与当地环境改善相结合。正是这一理念与方案的提出,使得昔日备受诟病的居民生活不便地区在大明宫遗址区保护改造中换了一番天地。
“变化太大了,我都找不到自己的家了!”今年9月15日,站在原来村庄的旧址上,村民杨凤玲感慨说。
66岁的何来生回忆道,从他记事起,一家人就生活在原遗址区上的村子里。村里没有下水道,坑坑洼洼的道路,一下雨就积满了泥水,一出门就是两脚泥,如果下大雨,雨水常常进到屋子里,把家具也淹了。
在大遗址改造项目中,何来生一家七口人分到了离原住地不远的五套面积为500平米的楼房和几十万元的补偿款,还分到了140平米的门面房。何来生说,“真是沾了遗址公园的光”。
“我们实施的拆迁工作,几乎没有发生多少上访事例。整个过程很顺利,听起来很简单,但是落实地好,很不容易阿。”回忆过去,周冰无限感触。
由于大明宫遗址保护项目投资巨大,西安曲江大明宫保护办并没有完全依靠政府投入,而是走出了政府主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的道路。在保护办的筹措下,参与投资建设的企业积极响应,保证了改造工程顺利完成。
探索有东方特色的遗址保护方法
虽然如今的游客对落成后的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景致赞口不绝,但事实上,由于在修建过程中,对部分遗址处进行了回填处理,还还引发了一场争议。
原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中国社科院考古所所长徐苹芳质疑,西安在上世纪30年代、70年代曾做过两次地形考察,地形图上标注的等高线表明,西安城千余年的变化并未触及大明宫遗址。大明宫的最高点在含元殿,其余几处制高点都建有庙、观等重要建筑。严格说来,大明宫的考古工作,除了含元殿等几处重要的遗址,尚未完成。
“但现在大明宫遗址被填平,特别是在太液池附近建起了地下博物馆,这对国家文物是一种极大的破坏。未来大明宫考古工作如何进行?这是个没有答案的问题。”徐苹芳说。
但陕西省大遗址办的周处长和西安市文物保护处黄处长对这种批评感到委屈。“回填不影响考古,是为了更好地保护遗址。”他们介绍说。由于与国外大遗址——如罗马庞贝古城的建筑材料(石头)不同,土木结构的大明宫遗址更容易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所以“回填”乃是让遗址继续处在原先的环境中,利于保持原貌。
“保护的理念和展示的理念如何平衡,对我们而言是一个现实的难题。我们一直在探索平衡方法。”大明宫保护办文物局常务副局长吴春坦言。
中国社科院考古所西安研究室主任安家瑶肯定了大明宫的做法。“考古工作不但没有结束,反而是一个新的开始,是一个有计划、有步骤的开始。”她说,大明宫大遗址保护是把3.5平方公里的格局通过围墙的形式保护下来,同时通过科学技术在古遗址和当代人类生活之间形成一个新的界面,这个保护界面使得即便百年后重新考古时,考古学家所面对的考古环境和我们开发前的环境是一样的。以太液池为例,水面以下土层部分离原有的太液池遗址还有1米的填充层,这个填充层用比较纯的土壤,进行掩压覆盖以保护原址。
她表示,东方大遗址必须探索创新有东方特色的遗址保护方法,我们应当在大明宫遗址公园建设中积极探索整体保护方法,以系统的思路解决保护难题,让大明宫遗址获得应有的尊严。
国际文化遗产保护的样板
而吴春则告诉《国际先驱导报》,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从最开始的设计到今后的考古研究等工作,都是“国际视野”。因为,众多国外专家主动投身到遗址公园的建设中。
早在1994年,中国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在北京签署了《保护唐朝大明宫含元殿遗址行动计划书》,正式确立由日本政府协助中国保护含元殿遗址。
在中外专家的共同努力下,今年11月18日,国家文物局在成都举行2010年度大遗址保护会议暨首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授牌仪式,大明宫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圆明园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三星堆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等在内的12家考古遗址公园获得了“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称号并予以授牌。
前世界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司库(职位—编注)乔拉·索拉提到大明宫遗址保护项目时也极尽最高评价。他表示:“保护和利用大明宫遗址,对‘丝绸之路’整体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具有深远意义。大明宫遗址保护改造创造出了世界大遗址保护的典范和大遗址带动城市发展的新模式。以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为中心的文化产业示范工程有望成为能够向国际文化遗产保护领域推广的模式和样板。”
“现在,公园每天运营需要两个亿。”周冰介绍道,“除了门票收入外,遗址公园还将在未来开展大型节会活动来创造收入。”他初步的规划是,三年以内保证收支平衡,三年以后再谈如何取得进一步的经营效益。他表示,大明宫遗址保护模式运行的好,就将逐步推广到西安其他大遗址保护中。其他三大遗址分别是:秦阿房宫、汉长安城,以及汉阳陵。
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六大亮点
★由8公里宫墙、宫门、中轴构成的大规模遗址格局形制;
★独特的东方古建筑遗址地标性标识,如紫宸殿、含耀门等;
★科学的复原研究基础上建设的微缩景观;
★集考古、科研、科普、游艺和旅游为一体的遗址中心;
★以IMAX3D电影、实物、电子、模型和标牌合而为一的遗址阐释系统;
★“月光大明宫”的夜景观系统。
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十个典型景点
★游客中心、丹凤门景点;
★中轴景点;
★太液池;
★麟德殿;
★遗址中心;
★玄武门、重玄门及北夹城运动区;
★三清殿、大福殿、炕底寨原村址及部分村庄展示区;
★宫苑区内园林景观及雕塑;
★南宫墙中国书法博物馆、唐三彩博物馆等;
★以及东宫墙休闲区。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