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March 23, 2011

武侯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纪实

武侯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纪实 武侯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纪实

  编者按: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关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改善城乡人居环境”的重大决策,省委九届四次全会作出了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优化发展环境的重大工作部署。

  随着近年来武侯区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早期开发的老旧片区基础设施日渐落后、城乡结合部的规划滞后所带来的人居环境不佳的现状成了该区持续发展的瓶颈。为此,武侯区区委书记刘守成向全区发出号召:全区各项工作都要创先争优,全面争先。

  为打破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瓶颈,武侯区将2011年确定为“城乡环境提升年”,结合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大力加强特色街区打造,以点成线,以线带面,不断提升城市品质。同时在涉农区域狠抓“七乱”治理,大力实施整洁工程、亮化工程,城乡面貌得到了极大改善。

  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是一项涉及环境卫生、容貌秩序、设施建设、公共服务、绿化生态,以及宣传教育、观念变革和队伍建设、管理机制等方面的系统工程。按照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要求,治理工作应当按照“清洁化、秩序化、优美化、制度化”四个方面的标准和要求进行规范。

  武侯区有关负责人介绍,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全面启动以来,他们按照“城区治理精细化,涉农治理全面化、治理主体全民化”的工作思路,通过落实保障、营造氛围、创新机制、扎实推进等多项措施,取得了城乡环境有效改善,群众满意度持续提升的良好治理效果。

  2009年,武侯区城市管理综合排名位居五城区第一。

  2010年,武侯区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巩固中贡献颇丰———在文明指数测评的迎检工作中,该区克服时间紧、任务重的实际困难,占全市52%的13个点位的迎检、保障工作布置周密,开展有序,为成都市取得优异测评成绩提供了支持。

  精细化治理提升城市品质

  经过两年探索,武侯区的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工作思路被确定为“城区治理精细化,涉农治理全面化、治理主体全民化”。

  这几天,武侯区城管局景观科科长潘浩和同事天天都“泡”在玉林片区的大街小巷,收集街面环境状况数据,为即将实施的片区整体环境改造做准备。“玉林东路有23家餐饮店、70家服装店、16家副食杂货店,这些店面的招牌大小、立柱面积等情况我们都要一一进行测量摸底”。

  玉林片区位于中心城区,是人南科技商务区的生活配套区域,也是中心城区较早形成的集商贸、娱乐、居住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城市片区。随着城市快速发展,相对于近年来新开发区域,玉林片区出现了市政基础设施陈旧,承载能力降低以及市容环境差强人意的情况。

  为此,武侯区结合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 ,决定对玉林片区从街道道路、街头绿化到商招店招、建筑立面等方面实施整体环境改造。武侯区城管局称,整治过程中,精细化治理被放在了首位。

  精细化治理的成效明显。比如,武侯区火车南站街道环卫、清扫、保洁实现了“三位一体”环卫作业法,通过科学划分机械化、人工清扫路段及保洁时间,避免了重复劳动,提高了清扫作业效率和水平。

  在涉农区域整治上,精细化治理也发挥了很大作用———武侯高中地处涉农的簇桥街道,过去每到上、放学时间,校门前的马路上便充斥着各种流动小吃摊点、各种非法运营的老年车、三轮车。针对此类状况,武侯区开展了“七乱”整治,并以规划建设为龙头,通过“城中村”改造、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交通秩序综合治理等措施,使涉农区域的城乡环境实现了量变到质变的飞跃。学校周边环境持续改善受到学生家长的肯定,零散院落居民对修建景观化垃圾池支持,市政设施改善为群众生活出行带来便捷,交通秩序管理工作赢得群众赞许......

  科学化管理确保环境可持续

  在城乡环境治理工作中,仅有整治建设,没有科学管理显然不行。武侯区在实施城乡环境精细化治理的同时,因地制宜地制定出了各种科学有效的管理制度。

  日前,正在巡逻的城管监督员曾祥芬发现,新南路89号对面人行道上有一大堆袋装垃圾。她随即拿出手持“城管通”拍照,并迅速上传到区数字化城管监督中心。负责该路段的跳伞塔街道接到指挥中心指令后,马上派清洁人员前往打扫。

  不一会儿,垃圾清理完毕。曾祥芬又拍下照片,上传到监督中心核查。监督中心随后进行结案评价,并将整个过程上传至成都市数字化城管指挥中心备案。10分钟内,乱丢乱放的垃圾消失了,这便是武侯区数字化城管带来的高效率。

  “数字化城市管理”就是指以信息化手段和移动通信技术手段来处理、分析和管理整个城市的所有部件和事件信息,促进城市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交通流的通畅与协调。换句话说,就是把像井盖、果皮箱、路灯、电线杆等城市元素都纳入城市信息化管理的范畴,给每样公物配上一个“身份证”,如果街道上的井盖坏了,家门口的路灯不亮了,商家出摊占道了,不用打投诉电话,在“城管通”或移动GPS定位系统的跟踪搜索下,有关单位和人员就会在第一时间发现并把问题解决掉。

  2010年,为进一步优化涉农区域城乡环境,武侯区成立了由交警、治安警和城管执法人员联动联勤的涉农区域交通秩序管理大队,开展涉农区域交通秩序综合治理。一年以来,大队共出动执法人员42362人次,纠正车辆乱停放12399起,查处机动车违法营运14774次,取缔占道经营摊点4657个,使涉农区域逐步呈现出“交通拥堵明显缓解,市容秩序有序规范”的良好治理效果。

  武侯区城乡环境科学化管理创新还有很多,如城市管理协管物业化机制、传统“门前五包”(包卫生、包秩序、包绿化、包安全、包文明)管理机制中融入政府“服务五包”(包政策咨询、包协办证照、包文明执法、包垃圾清运、包门内消杀)等等。

  刘守成在日前召开的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专题会上称,2011年确定为武侯区“城乡环境提升年”,就是要花大力气打造城区特色亮点街区,下大功夫改善涉农区域环境面貌,提升区域的整体形象,美化城乡居民的生活环境。

  庞华刚 成都商报记者 唐小涛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