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南昌8月31日电(记者 林艳兴、林晖)近期,我国山洪泥石流灾害频发,造成重大人员伤亡。人们在深思,如何在灾害发生前做好监测预警,及时排除险情,减少灾害损失和人员伤亡。今年6月,江西省丰城市清丰河畔葛公山突现1个5万立方米山体滑坡,由于及时发现,迅速预警,科学处置,化险为夷,成功解除了其对下游6个乡镇近10万群众的威胁。
落实防汛责任 及时发现险情
丰城市是江西省重要的防汛地区,江河湖泊能否安澜,不仅关系到丰城130万人口安危,还直接影响到附近的樟树、高安等县市和省会南昌的安危,影响到向塘机场、京九铁路、沪昆高速等重要基础设施。
汛期来临之前,丰城市委、市政府制定了一系列防汛预案,明确堤段、单位和人员,将全市防汛责任层层分解,落实到人。进入汛期后,全市在防汛一线成立分指挥部24个,均由一名副县以上领导负总责,明确500米堤防8人24小时巡查责任制,确保有足够的人员及时发现险情。6月21日晚抚河唱凯堤决堤后,江西全省进入防汛一级响应,丰城市开始按照3米一人的要求,发动10余万群众上堤查险。
为了落实防汛责任,丰城市纪检部门专门成立了27个督查组和9个督查考察组,采取突击检查、夜间检查、现场点名、现场签到等形式,24小时督查防汛单位及人员是否到岗到位,督查情况向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每日一报。
葛公山山体滑坡险情就是在这样一套科学的防汛机制下发现的。6月23日13时,负责巡查清丰河堤坝的荣塘镇干部发现,河对岸葛公山山脚下有10平方米左右的塌陷,山体有四处裂缝,长度在50米至100米间。他们分析,一旦山体出现滑坡,5万立方米土方有可能顷刻冲入清丰河内,堵塞河流形成堰塞湖,或冲垮清丰河堤坝,威胁近10万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于是立即作为重大险情向上级报告。
江西省国土资源厅副厅长项尝培说,当前国土部门对地质灾害易发区都已经建立了一套严密的监控机制,但对于部分没有发生过地质灾害地区的监测还是空白。葛公山此前并未列入地质部门监测区域,这起山体滑坡险情的发现、预警,完全得益于当地落实了严格的防汛责任制。
11
第一时间上报 制定科学方案
发现险情后2个小时,丰城市迅速向其上级宜春市、江西省有关方面报告险情,并向省防总、省国土厅和宜春市专家请求支援。市临时指挥部在对险情认真分析研判的基础上,对相关工作进行超前部署,作出了初步的处置方案:挖沟排水,减少水土流失;覆盖山体,降低雨水冲刷压力;组织党员干部、民兵预备役人员和抢险机械设备集结山下待命。
当日18时,江西省国土厅有关负责人带领专家赶到现场,迅速拿出了抢险意见。根据专家意见,丰城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果断决策:清运土方降坡减压、清除植被缓压、加固堤坝抗压,同步转移群众和加强监测,把可能发生的山体滑坡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为防止滑坡后形成堰塞湖,还请解放军南京工程兵学院南昌办事处的爆破专家赶赴现场,拿出了爆破工作预案。
当晚21时,葛公山山体滑坡减压排险和清丰河加固抗压排险两个指挥中心迅速搭建在清丰河两岸,分别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担任指挥长。两个指挥部从市直机关、附近乡镇抽调600余名党员、干部和民兵预备役第一时间到达抢险现场,兵分两路迅速投身抢险,一路负责山体植被清除,一路负责在河堤加固,一场抢险大会战迅速展开。
江西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总工程师颜春说,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在险情初期很容易被忽视,许多地方往往发现了险情也不报告,或擅自作主自行解决。实际上,其处置有许多规律可循,及时报告、依靠专家,制定科学的排险方案至关重要。丰城市第一时间报告,在专家帮助下制定了科学的方案,成为葛公山险情成功排除的最重要保证。
22
依靠党员群众 合力排除险情
制定科学的方案后,丰城市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做到了全民抗洪、全民排险。
抢险现场,民兵预备役官兵和党员、抢险突击队勇挑重担。预备役战士赖志坚前期5天4夜几乎没有合眼,来到葛公山抢险现场时又冲在了最前面;芳田村近70岁的老党员葛细文得知险情后,带领全村仅有的20余名劳动力全部前来装填沙袋,搬运石头,从晚上9点一直干到第二天早晨8点。
当晚,在党员干部的带领下,葛公山附近7个村500余名村民先后自发赶到山上增援,有的还开来了自己的挖掘机、运输车。在广大群众支持下,80余台挖掘机、100根钢轨、20吨钢筋、10吨水泥、5000只麻袋、3万只草袋,全部准时到位。到24日6时,葛公山10多亩的山体植被被清除,近2万立方米的危险山体被铲除,200多米河堤被20000多袋沙石加固,险情得到有效控制。
“抗洪抢险是个系统工程,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固然重要,但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才是胜利的基石。”宜春市委常委、丰城市委书记冷新生说,群众熟悉地形地貌,了解水情险情,也能就近补给,具有很强的战斗力。最为重要的是,每一处险情都关系到周边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他们保卫家园的动力最足。因此,在抗洪抢险中,发挥人民群众的主力军作用,形成全民抗洪的合力,是决战决胜的关键。
33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