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 张朝祥 姬少亭 詹奕嘉
“30年后,人们在问:深圳的改革是否走到了尽头?”
在深圳经济特区成立30周年之际,一篇题为《深圳,改革之问》的网文激起网络舆论浪潮。投下这枚“深水炸弹”的作者,8年前,曾以《深圳,你被谁抛弃》一文引发更大的冲击波。
在激辩中汇集民意,在交锋中凝结民智,在协商中动员民力,创造了中国改革开放无数个“第一”的深圳,来自民间的舆论力量通过互联网不断迸发激荡,绵延不绝,成为深圳改革发展的强大内生力量。
“在‘唱衰’声中高歌猛进”
《深圳,改革之问》长达万言,作者呙中校,35岁。11年前,当他到深圳来找工作时,早晨在火车上醒来首先听到的是脍炙人口的《春天的故事》。
但他献给深圳的并不全是赞歌,也有言辞犀利的诘问。
呙中校用“搬石头”形容过去30年来的改革,“深圳在经济体制领域改革的石头都搬得差不多了,剩下的差不多都是‘顽石’了,要么是涉及到其他领域的配套改革,成为改革的瓶颈所在;要么是经济体制改革的攻坚阶段,比如金融体制改革等”。
“深圳特区之‘特’,一个显著特点是,有些改革中央没有批准,深圳也抢着动起来了。但是,到了21世纪,深圳的改革都希望得到‘准生证’,然后小心翼翼把孩子生下来。”
这篇网文一发表,就被网友争相转发,成千上万网民加入讨论,“如何续写深圳高速发展的传奇”“如何让市民共享改革开放成果”“温总理提到政治体制改革,深圳如何能走在前面”,话题不断延伸拓展。
“没有挨骂让我有点意外。”呙中校说,“网上不少真知灼见都透露出对深圳的热爱与关切,这表明已有一股成熟、理性的公民力量在推进社会进步。”
8年前却是另外一番境况。当时,在一家证券网站工作的呙中校在新华网发展论坛等网络论坛上发表《深圳,你被谁抛弃》,从深圳金融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北移上海的传闻写起,表达了“深圳将被抛弃”的忧虑。“一石激起千层浪”,上百万网民参与讨论,社会舆论哗然,有人指责他“唱衰深圳”“抹黑和打压深圳”,甚至说他是“上海派来的间谍”。
得改革开放风气之先的深圳展示出胸襟的博大。当时深圳市主要领导不仅没有对他压制,反而于2003年元月主动约请他见面恳谈,评价他说,“因为深圳情结,为情所困,又为情所驱,所以仗义执言,对深圳发展建言,有句话叫爱之深、责之切!”
“当时我们在一个大圆桌边坐着对话,市领导只带了一个负责记录的工作人员,旁边都是媒体。”呙中校回忆说。随后发生的事情更让他始料未及,当年7月29日,国务院调研小组特邀他和另一位网友金心异参加深圳问题研究座谈会,并将他的报告带回北京。
这次座谈与会见,被称为中国互联网参政议政历史上里程碑式的事件。有海外媒体评价说,这起事件“终结了网络灌水只有调侃和宣泄的浅层次价值的命运”,开创了中国网络问政的先河。
但这不仅仅是呙中校的“殊荣”,在互联网这个可以隐匿真实身份的虚拟空间中,“说真话、办实事”日益普遍,虚拟与现实的交集日益扩大。令人振奋的是,网民们的声音越来越大,越来越响亮,政府在仔细倾听。
“历史已经证明,深圳没有被抛弃。”呙中校说。随着改革开放在全国向纵深推进,“特区”不再像从前一样享有“特权”,但近十年来,深圳在高科技产业等领域默默打下了坚实基础,因此能在2008年金融海啸中傲然挺立。
不仅如此,外资、国资、民营资本三足鼎立的经济结构,让深圳成长为有强大自主创新能力、有信心参与全球竞争的国际性新兴城市。2009年,深圳GDP达8201亿元,人均GDP达到1.36万美元,居全国大中城市首位。
诘问是为了更好地推进改革,“今天,对于深圳的未来,对于改革的未来,到了需要认真思考和深层次讨论的时候,每一位深圳人都有责任为城市的未来提问建言。”呙中校说。
无论是喝彩还是“唱衰”,一个自信的城市敢于用实践来回答。恰如网友“东方舟影”所说:深圳30年,是在一片“唱衰”声中高歌猛进的历史。
“在民主政治建设中创造‘深圳速度’”
深圳的发展史,就是不断提问和解答的历史。在呙中校看来,30年来有两种力量自始至终贯穿其中,一是自上而下的改革推力,一是自下而上的变革力量,“这两种力量就像两只翅膀,推动深圳经济起飞,创造深圳神话般崛起的奇迹。”
在这个波澜壮阔的崛起奇迹中,呙中校自己也找到了腾飞的翅膀。
1999年11月29日,呙中校在武汉一家证券类媒体工作三年后,忐忑不安来到发行了新中国第一张股票的深圳。他辗转到多家金融证券机构谋职,工作不太稳定。2002年底,《深圳,你被谁抛弃》让他“一文成名”,随后他去了香港,供职于当地一家媒体,他因此成为穿梭往返深港两地的“候鸟”。
网络不止书写了一个人的人生传奇。呙中校的网名叫“我为伊狂”,2003年前后,他与“老亨”和“金心异”一起,并称为“深圳网络三剑客”,并共同发起建立了“因特虎”网站。在他们的倡导下,这家网站一度成为深圳网络问政最具影响力的平台,许多党政干部经常上“因特虎”了解原汁原味的社情民意。
“因特虎”网络问政方式并不限于只和政府官员交流会谈,他们除了在网上设专题集纳网民建议外,还举办形式多样的现实活动,包括每半个月举办一次“沙龙”,不定期举办“深圳圆桌活动”。自2004年起,他们还集体编撰出版《因特虎深圳报告》。
从第一本《十字路口的深圳》到第五本《三十而立 深圳梦和公民社会》,报告一年一本,被网民誉为“中国唯一的民间城市蓝皮书”。他们的“蓝皮书”里,没有一篇“官样文章”,大多是从网络上征集的民间议题。
改革创新,不只需要政府推动,更需要社会的每一个细胞焕发活力。“老亨”说,我们的“蓝皮书”就是要动员每个深圳人都自觉而自信地成为改革创新的主体。
“因特虎”的网络问政模式得到专家认同。深圳大学副教授肖俊说,“因特虎”已起到民间智库的作用,他们将网民的智慧通过咨询方式来表达,并使之进入公共政策层面。中山大学教授郭巍青说,深圳可能会在网络时代继续扮演排头兵,在重构政府与社会、民众的关系上发挥先锋作用。
2007年党的十七大召开前后,“因特虎”不再“一枝独秀”,因为网络问政在大江南北已是“百花盛开”。
光环褪去的“因特虎”并不落寞,就在这一年,网名“金心异”的张红桥作为中国民主党派之一致公党的成员,被推荐为深圳福田区政协委员,今年5月成为深圳市政协委员。
“我决不会做一个甘于平庸的政协委员,而要为深圳的未来和全体市民的利益鼓与呼,为政府改善治理结构、保障民生幸福贡献自己的所思所想。”张红桥说。
从虚拟到现实,从“不明身份”的网络意见领袖到具有法定政治协商职责的政协委员,张红桥用了不到5年时间。他的经历让网民们见证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领域的‘深圳速度’”。
“在交锋激辩中期许未来”
“互联网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创造中国特殊的民主政治模式的历史良机。”41岁的“老亨”认为,政府的开明举措和包容姿态是网络推进变革的关键性因素。“决策者很乐意倾听网民的声音,因为他渴望听到真实的意见,来充实信息和决策智慧。”
《深圳,你被谁抛弃》一文中提出的很多问题,已经得到了解决。呙中校告诉记者:“比如深圳的社会治安这几年有很大的变化,街头抢劫之类的恶性行为比较少见了;还有整治和梳理城中村,改善了深圳的城市环境;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动作也很大,公民登记社会组织可以直接到民政部门申请,成果很明显。”
《深圳,改革之问》一文将市民李红光称为“深圳内生动力在行政体制改革领域的一个典型”。李红光是“因特虎”网站最活跃的网民之一,她曾自费刊登广告,提出建立公平社保、打破管道煤气垄断、降低出租车起步价等12条建议,这种“广告问政”行为一度引起广泛争议。但随后,其中的一些意见建议被有关方面采纳。
“越来越多的深圳人像李红光一样,开始从关注自己的权益出发,从私人领域维权走进公共领域。”呙中校说。
30年后,深圳改革将何去何从?这一声叩问,正是1450万深圳人内心的疑问,是深圳最现实的公共话题,也是全中国乃至全世界目光聚焦深圳的原因。
十几天来,张红桥苦苦思索,笔耕不辍。“深圳今天面对的转型问题,整个中国经济也将遇到。深圳的转型或许将再次给整个中国提供答案。”
张红桥说,深圳在过去30年有四件事做得很好:产业转型升级、自主创新和区域创新体系、高速运转并快速升级的城市化道路,以及城市治理体系的诸多探索。“这些探索,可能是未来30年中国所需要的。”
他认为,未来30年倘若深圳特区仍要为国家承担探索功能的话,最佳的切入路径其实不在于标新立异的政治体制改革,而在于摸索出一套符合中国大陆实际环境的现代城市治理模式,从而为中国城市治理找到方向。
深圳网评人李泓文说,从早期敢闯敢试敢为天下先的拓荒者,到具有国际视野和眼光的开放者,再到现代公民,清晰地勾勒出深圳人的发展脉络。深圳经济特区是否成功,不仅以人口规模,以城市钢筋水泥的海拔高度,以GDP贡献,以多少个国家荣誉和国际荣誉为考察指标,更以人的发展为依归。
思索没有停止,讨论仍在继续。当越来越多的网友用鼠标、键盘和行动叩问改革,建言发展,来自民间的变革力量汇聚在一起,必将让深圳乃至全国改革开放的壮丽史诗更加辉煌。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