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August 2, 2010

皇城遗址“重见天日”的建筑难题

  皇城遗址“重见天日”的建筑难题

  ■观察记者    陈海兵

  在“永眠地下”与“重见天日”热情地追逐之中,沉睡于凤凰山东麓的南宋皇城遗址,会选择与谁“牵手”、“共度余生”?

  “她”的选择,我们不得而知。但我们知道我们人类“看上”了“重见天日”,并努力为她们“破镜重圆”创造了各种机会,甚至花费近十年的时间与大量的经费,为其去做各项前期的准备工作。

  在经历800多年历史风雨的洗礼以及曾经无情大火的摧毁后,目前的南宋皇城大遗址沉睡于1.5—3米深的地下,地面上遗址十分罕有。

  至此,要让南宋皇城遗址“重见天日”,必然依靠考古挖掘。但考古挖掘不是皇城遗址的最终目的,刨开一米多深泥土层的遮掩,让现代人们一睹南宋皇城遗址的“芳容”,领略南宋遗风,感受南宋遗韵,才算是南宋皇城遗址真正“重见天日”。

  然而一旦失去泥土层这一强大的保护屏障,南宋皇城遗址就会“直面”强光、雨水等的威胁。如何是好?南宋皇城遗址就需要另外屏障的强有力保护。

  各色各式的建筑能提供其所需的保护功能。

  但在遗址之上建新建筑,首先必须要处理好一个环节。这个环节就是目前的南宋皇城遗址埋藏于1.5—3米深的地下,建造新建筑必然会建造地基。这地基需要打多深、重量又在多少范围之内,才不会破坏到地下的遗址。其次就是如果在建造过程中发现地下文物,该如何处理这些文物与将建的建筑?新建筑的营建工作,必须要在这些问题得到妥善解决之后,才能进行;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南宋皇城遗址需要建筑的保护。既然是南宋时期的皇城遗址,那就得用宋式风格的建筑来匹配。然而宋式建筑的营建同样困难重重。

  宋式建筑与南宋皇城遗址一样,经历了800多年历史的风吹雨打,也逐渐消失于历史的长河之中。至今,杭州城内基本不可能找到有宋式风格的老房子了。

  由此说来,既要使南宋皇城遗址“重见天日”,又要保证遗址得到恰到好处的保护。在建筑上需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方面是严格按照宋式建筑的营造法式,尽可能地使用原材料、采用原工艺,仿建宋式建筑,让人们由此领略南宋遗风。另一方面是对南宋皇城大遗址范围中的现有建筑进行改造,在点、线、面上使其具备南宋风格。

  由此在这两方面工作中有大量的难题需要解决。在仿宋建筑的营造过程中,首先就面临着宋式建筑的结构与风格是如何的,营造法式是怎样的,图纸资料又从何而来的难题。目前建筑设计师在设计宋式建筑时主要参考宋元代的院画、宋代以来的文人墨客对宋代建筑的描绘、以及《清明上河图》等图画中对宋代建筑的描绘。

  其次就是宋式建筑的原材料怎样得到,原工艺如何得来?尤其在宋代是中国古典建筑的成熟期的背景下,宋式建筑能够代表东方美学、山水园林风格的高期望下,难题就更加突出了。宋式建筑追求精致与完美,尤其是身处江南的南宋皇城建筑。例如:南宋建筑屋脊的倾斜度就比较特别,让人一看就知道这是南宋建筑;门、窗台上的木雕也很精致。况且宋式建筑全都是采用木制结构,现在的仿宋建筑如果也采用木质结构的话,还会带来一些附带问题,同样需要解决。如果这些要求达不到,就会使得仿宋建筑无论是在型、还是在神上,都无法达到纯宋式建筑所追求的精致程度,最后出现不伦不类的尴尬情况。

  再次就是不同时期的人对建筑使用功能的需求也是不尽相同。现在人们对建筑最基本的要求之一,就是具备现代卫生设施,而这是宋代人无法想象的。还有对建筑层高的要求也不同,原因说起来比较简单,就是宋代时期的人比我们矮。

  在对现有建筑的改造上也有大量的工作需要去完成。

  现代建筑比起古代建筑来,最大的改变就是用钢精水泥的砖混式结构代替了木质结构。但就是这一点彻底改变了建筑的结构,使得人一眼就能分辨出哪是现代建筑,哪是古代建筑。这也就给如何处理遗址范围内的高层建筑出了道几乎完不成的题目。当有人提出用点缀式方法处理建筑风格不统一的问题时,就有专家强烈反对,“用宋式元素来点缀高层建筑,会显得很突兀。”并建议淡化高层建筑南宋风格的处理,顺其自然。

  同时还会大面积碰到建筑色彩不同的问题。现代建筑色彩缤纷,但宋代建筑比较单调,尽管宋代皇帝的文人气质浓郁。有专家建议:建议用粉墙黛瓦来处理改造现代建筑时遇到的色彩问题。而这些又谈何容易?

  南宋皇城遗址“重见天日”需要宋式建筑的保护与支撑。但宋式建筑自身的营建需要突破重重困难,才能为南宋皇城遗址提供必要的保护和支撑。 

  走近皇城根下的守望者

  ■观察记者    孙优依

  对久居城市“钢筋水泥森林”中的人们来说,走进凤凰山脚,犹如走进画里。斑驳的道路并不宽却干净整洁,清斑点点的粗石瓦墙,趴在门口闲散休憩的大黄狗……一切都显得如此的恬淡安宁。从凤凰山脚路沿着笤帚湾一直往里行走,条块的铺石已是弥久滑润,又偶有苔痕,当是旧日之物,似在诉说着这一片土地的前朝旧事。行走在幽幽的古道上,绿荫蔽空,踩着石阶登包家山、西荣山、将台山、凤凰山……这里的静谧散发着浓浓的历史文化气息。

  站在凤凰山顶,举目远望,前有钱塘江征帆点点,后有西子湖怀抱着它。这里处处都可以看到流动的自然,在这里可以饱览杭州的山川湖景。不难想象,当年的凤凰山东麓是何等壮丽的景象。杭州城繁华依旧,而如今凤凰山尽管仍是气象万千,却比当年平淡了很多。

  这里是昔日南宋皇城根,这里要重现南宋皇城遗址,在这一片核心区中将建立起南宋皇宫博物院展示南宋遗韵,这意味着这里将要经历一场巨变。当历史与现实穿越千年的时光在今朝静静的相遇,又会给这片土地带来怎样的冲击和思考?

  旧时,这里是皇城根,古道浓荫,贵气天成。而今天,这里是成片低矮的老房子,占地一平方公里的馒头山社区总共住着2900多户人家,6900余人。由于这一带老房子房租便宜,在这里生活的大多是来杭打工的外地人,共有4000多人,其余的本地年轻一辈基本都买了新居,离开了这里,驻守在这里的原住民多是经历过岁月沧桑的老一辈。

  他们是皇城、历史的守望者!他们在面临皇城遗址重建和即将来到的变迁又有怎样的想法?观察记者走进馒头山社区,走近了皇城根下的守望者。

  生活在旧时皇宫

  喜忧夹杂

  馒头山社区,位于南宋皇城根儿,是曾经有过辉煌历史的老城区。正因其处在昔日南宋皇宫遗址上面的独特地理优势,使得社区内有“中山植树林遗址”、“圣果寺遗址”、“排衙石刻”、“十八罗汉”、“月岩景区”、“梵天寺经幢”等著名景点。

  800多年之后,早已消失的南宋皇朝也许将改变这里居民的生活。杭州市力推“南宋皇城大遗址公园”项目建设,将在这一块核心区建立一个南宋皇宫博物院,所有在这重要遗址上的房屋都被搬迁,也许你世代居住的房子就位列其中。

  这里是一片让人们喜忧夹杂的土地,“这里以前是皇后住的地方,这条路是皇帝走过的,住在皇城遗址内我觉得很幸运。” 现年65岁的徐玲珠奶奶生在皇城根,长在皇城根,对这里有着别样的情怀,和南宋皇帝同住一块区域让徐奶奶们感觉“很自豪”,而多年来一直排队上厕所的经历又让生活在这里的他们很苦恼。

  上城区区长朱红英说:“生活在皇城根下遗址上的老百姓生活很艰苦,这一块地方上的老房子到处都是,并且处于危房之中,地基限制往下挖,什么都盖不成。皇城遗址区域内的原住民现在还过着倒马桶的生活,因为那些老房子没有现代的卫生设施。生活很不方便。”

  过去,这儿的老百姓曾多次向政府反映,每天一早起来大小便就担心排队,夏天连洗个澡都要排好长时间队,居住条件困难也得不到改善,这也不让动,那也不让干,怎么住的下去。但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很多措施都未能得以开展,正因生活在文物保护区域内,没有生活基建,生活条件比周围社区都要差。

  现在,也许即将面临着搬迁,老百姓又有了新疑虑。“你拆了我房子,我要住哪?怎么赔?赔什么给我?”

  “老百姓知道我们是为了重现南宋皇城遗址,为了文物保护,抵触情绪并不大,大家都同意为了文物保护,服从政府安排。”南宋博物院凤凰山管理处文物科科长邵群在提及群众搬迁问题时欣慰地表示。

  “知道我们这里要重建南宋皇宫博物院之后,社区里也一直在宣传文物保护的重要性,大家有了文保意识,知道南宋皇宫博物院对于城市建设的重要性,都愿意服从分配。”馒头山社区书记郑鸳鸯告诉观察记者。

  民间护宝队保文物

  努力坚守

  馒头山社区所处南宋皇宫所在地,遍地是遗迹,脚踩着的地底下没准都是文物。若只靠凤凰山管理处来管,怎么管的住?

  2004年,社区自发组织了一支“护宝”队伍,护宝队的巡山路线是:从梵天寺上去,经圣果寺、将台山、凤凰山,再从老虎洞下来,单程走一遭就达六公里长。这些文保志愿者由一群六七十岁的老妪老翁组成,虽然腿脚不及年轻人,但他们坚持定期的巡逻,默默地守护着脚下土壤中埋着的南宋皇城的宝物。

  这么辛苦,这群六七十岁的老人们又是怎么坚持下来的呢?“这里是我的家,文物是不可估量的文化遗产,为了子孙后代,能给他们留点什么,我们毫无怨言。”

  社区也非常重视“护宝”队伍的建设,在年纪大的中间扩大队伍,同时积极培养年轻队伍。现在护宝队伍越来越壮大,而且不仅仅局限于巡山护宝,更是义务做起南宋皇城遗址的导游,俨然成为凤凰山管理处的“野外触角”,文保队伍的中坚力量。

  郝素琴一直是巡山队伍中的常备力量,她告诉观察记者,“保护文物不是8小时,24小时的,只要一下大雨我们就想着文物怎么样了,保护文物是我们这里每个人都有的意识。”

  如“施家山吴汉月墓”碑昔日常有人来敲,说是拿去做磨刀石,就因为附近住家金芝萍老太自主出面来管,才得以保存。她与墓主人并没一丝血缘关系,却成了义务守墓人。扫落叶归她,下雨天墓地进水得抽掉,也归她。一天深夜,听到天下暴雨,她就睡不着,起床上墓地一看,果真墓道里都积起了水,于是她立即开马达排水。一年365天,天天如此辛苦地守墓。而圣果寺旁的“三尊大佛”,则因为“文革”中没有加以保护,七米多高的“三尊大佛”被人炸得面目全非,成为遗址。

  同时社区还组织对护宝队员开展护宝意义的教育活动,护宝队队员们经常在周末、暑假对当地居民特别是外来居住人员进行文物保护宣传和教育。

  走在凤凰山脚路,观察记者一路细细的品味着馒头山社区沿街的墙面上绘着的南宋历史文化画卷,让人看得津津有味入了迷,这成为了社区一道特色风景线。据社区书记郑鸳鸯介绍,南宋文化长廊从1999年就开始做了,这是为了向人们展示丰富的南宋文化,也是为了宣传文物保护的重要性而建的。

  面临着即将离开故土

  无法告别

  观察记者沿着宋城路而上,悠悠地踱进狭长的巷路深处,觅得真实的老底子生活状态,心里无比感慨。

  这一带的房子老破低矮。又因其地势低洼,曾经是“小雨淌小河,大雨淌大河”。有条件的人都搬走了。如今依然生活在这里的,除了屈指可数的几户年迈的老人家,就都是操着外地口音的打工族了。这中间又有一部分是城中村,租住很密集。

  这里整体生活水准停留在80年代末左右的老底子杭州。有些住户们把自己沿街的房间改造成杂货铺,进些柴米油盐,做些小本买卖。顾客也都仅局限于凤凰山脚生活的邻居们。

  今年79岁高龄的张宝香奶奶跟观察记者感叹:住习惯了,有感情了,这里是皇城根,空气特别好,我每天爬爬山身体也很健康,我不想搬,听说这次南宋皇城遗址重建会留一部分原住民,我真希望能留在这里一辈子,我能住在这里身体那么好也是托皇帝的福。

  观察记者在杂货铺遇见一位精神矍铄的老大爷,没想他已78岁高龄了。作为土生土长的皇城根人,谈起南宋皇城遗址的重现,他有很多话说:政府讲了很多年重现皇城遗址,而我们也就盼了这么多年,却一直都没有行动。如果政策下来了,我们也理解、支持政府,要搬就搬,要复建就复建。其实住了这么多年,我也不希望搬,我家就在那块核心区上,左边就是军区后勤仓库,但现在拆与留也要看规划。

  周围的老大爷老大妈们也纷纷表示赞同,“要重现皇宫,我们一直在盼,政府说搬我们也都同意的,但要看政策怎么规划。我们希望能不搬就不搬,但是生活条件要改善。”

  “住在这里,以后建成皇宫博物院了,我们的房子可以外面统一进行风貌修缮,家里面设施现代化,和现在的灵隐九里松一带一样”。

  60多岁的宋大爷家住宋城路上,他有4个子女,只有大儿子和自己住在一起。他说这里是最好的城乡结合部,交通方便,上年纪了还是想留在这里,街坊邻居的都认识。如果要搬的话,希望房子在面积上至少翻一番或一番半,宋大爷有一私房共106平方米,总得占地180平方米,如果要拆迁,希望能分到至少300平米的房子,相信这也不过分,对政府来说也是合理的要求。

  张宝香奶奶站在这片她土生土长深深热爱着的土地上,守望着这个曾经辉煌一时而今宁静安淡的凤凰山说:“即使搬走,以后南宋皇宫博物院建成以后,我肯定会经常来看看。”

  世上凡事的成功,多在于一种坚守的精神,文化的传承保护更在于此。记者相信,在政府的政策引导下,在郑鸳鸯们、徐玲珠们、张宝香们的守望下,更多的人会加入到文化的保护和传承队伍里,而南宋皇城大遗址这一文化遗产中的奇葩定能散发出其特有的芬芳,为城市发展添加新的活力。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