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合肥市庐阳区杏林花园北村,住着这么一位老人,自幼痴迷书法,眼读心记,脑悟笔耕,博采众长,终成一体,尤以篆书擅长。如今,80岁的吴老又跟着小孙女学上了汉语拼音,希望在有生之年能上网打字。
练字不惜花“血本”
吴瑞昌老家在河南舞阳,对于书法的爱好,他说是受到父亲的影响。“我父亲是位私塾先生,他的魏碑写得很好,在乡间是出了名的,谁家刻碑立传,都找他代笔。”也就是在父亲的影响下,吴老自幼对笔墨纸砚很是感兴趣,没事总爱模仿父亲的样子,拿起毛笔,蘸上墨汁,在纸上涂描。为此,父亲是又气又喜,气的是他浪费了不少纸墨,喜的是自己的衣钵后继有人。
1950年,20岁的吴老应征入伍,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在部队,他主要从事文教和政治宣传工作,转业后,任职于淮北煤炭师范学院艺术系,“当时,我们艺术系有位老教授上书法课,作为好朋友,我们常在私底下交流书法心得。”后来,吴老工作清闲下来后,便买了捆宣纸在家里练,“当时一捆宣纸800块,相当于我几个月的工资。”
偶得“心法”已成册
“书法之难,首推篆字。”然而,在吴老看来,想要练好书法,也应先从篆字入手。
在一幅长达3米的长卷上,记者看到吴老生平最满意的作品,篆字版的“春江花月夜”,遒劲、淡雅,远看像是一幅画,“这是朋友托我写的,作为他80大寿的贺礼。”
在吴老床头的一本小册子上,记者看到密密麻麻上百页的手稿。据吴老讲,平时在练笔的过程中,经常有些即时的心得体会,便记录下来。其中一条“执笔心法”写道:“习字执笔至关键,五指紧扣莫松散,悬肘悬腕正笔管,莫要着纸毫锋偏。”
跟着孙女学拼音
吴老的老伴儿王奶奶告诉记者,如今的吴老仍旧是早上五点起床,摆弄花草之后,便安心坐下来练笔,直到中午。“现在,他不知道哪来的兴致,突然要跟孙女学拼音,每天下午都要念上个百八十遍,说是想上网打字。”王阿姨乐呵呵地说道。
为了能够了熟于心,吴老专门买了张汉语拼音表挂在自己卧室的衣柜门上(如图),当着记者的面,吴老用稍显老迈的声音读了起来,“an、en、ing……”,却也字正腔圆。吴老告诉记者,学拼音不是一时性起,“现在是网络时代,上网是获取信息的最快途径,可上网需学会打字,五笔学起来太难,还是跟着孙女学拼音来得快些。”当记者问现在学得怎么样时,吴老坦言,年龄大了,学起来慢,不过他表示会坚持下去,“像书法一样,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相信总有一天,会学会的。”
司武华 翟爱东
社区记者康鹏飞/文马杨/图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