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贤治:质疑及抗辩
“沉寂间勃兴了诸如‘告别革命’‘反思五四’‘躲避崇高’‘振兴国学’等猛论,听起来特别聒噪,遂又断续写下若干质疑及抗辩的文字。”
文 | 李伟长
《纸上的声音》一书是林贤治近三年来的随笔及评论的结集。内容大致分两部分,一是通过对索尔仁尼琴、罗莎·卢森堡、汉娜·阿伦特、里芬施塔尔以及奥威尔等西方知识分子生命历程和内心世界的叙述与分析,探讨了国外知识分子在处理自身与国家、社会、民众、历史等发生的关系时,坚持的理念及做出的选择和实践。二是反观中国知识分子,从鲁迅、胡适、萧红、耿庸直到当下,对中国“国民性”及现代作家“精神还乡”进行了阐述。
说起书中文章的写作缘起,林贤治提到:“沉寂间勃兴了诸如‘告别革命’‘反思五四’‘躲避崇高’‘振兴国学’等猛论,听起来特别聒噪,遂又断续写下若干质疑及抗辩的文字。”林先生不是一个脱离尘世的雅人,他一直关注近些年来中国思想界的状况---不时泛起的历史沉渣,隐有脱离沉重肉身遗忘历史伤痛的论调,体制外知识人柔弱的声音,学院派教授们的驯良和喧闹,都让他有话要说。虽然林贤治对此不忘自嘲---“这些文字,自知距神圣的‘学术’太远,无非抒愤懑而已”。
知识分子批判的价值观与自由的人格建构,是林贤治论述知识分子时经常提到的关键词。在林贤治看来,“什么是知识分子?简而言之,其一,对权势社会保持相对的精神自由及独立身份;其二就是社会实践性。”独立身份、自由精神、批判意识是一个知识分子的三个关键标签,也是衡量他们真伪的参数标准。独立意味着非体制,不靠体制、资本、权术生存;自由意味着不受控制,能依法自由表达;批判则是实践行为,不是歌功颂德,而是针砭时弊。这些属性决定了一个真正的知识分子必须与当政者保持距离,并准备随时承受可能由此带来的囚禁和其他各种伤痛。
书中对国外知识分子不同的抉择做了分析和梳理。罗莎·卢森堡肯定暴力革命,却为列宁和斯大林所批评,因为坚持了“自由始终是持不同思想者的自由”的信念。拍摄了《意志的胜利》纪录片的女导演里芬施塔尔,直到临终都在为自己的纳粹岁月寻找借口,一生陷于英雄主义的“超人”梦幻里。汉娜·阿伦特从哲学走向政治学,以完全独立的立场,不仅与政府保持距离,也对体制外的其他极权主义的声音保持警惕。
书的后半部分是关于中国国民性批判的札记和中国作家的“精神还乡史”,梳理中国文学自现代到当代的流变,对当下受市场诱惑导致集体迷失的机会主义写作也给予了讽刺。中国文化包括中国文学的未来在哪里?林贤治用了一句柯勒律治的话---必须同普遍的精神不振与顺应形势的状态作斗争---作为方向,可谓中肯。■
《纸上的声音》
林贤治 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6月版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