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觅
蜜蜂哄骗花朵,花朵哄骗蜜蜂。就连同类之间,比如鱼和鱼也相互哄骗。
自然界有鲜为人知的一面。在生物学家眼中,生物界就是一个灯红酒绿的“名利场”,生物们只有学会伪装和哄骗的 技巧,才能获得生存的权利。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种哄骗和人类社会没什么两样。党派之间相互利用,但是所得收益却并不会公平分享,而且人 们将这种不公视为理所当然。“聚餐的时候,这样的情形并不少见,有人点最贵的菜,却倡议消费均摊,”阿姆斯特丹自由大 学进化生物学专家托比?凯尔说。
同样,如果蜜蜂在花群中贪婪地吸吮,却不在意有没有传播花粉,那么对于植物来说则是一种明目张胆的欺骗。对花 蜜的如此掠夺,严重违反了生物进化的古老法则,那就是“食物换授粉”。
但是,植物却不能像人一样,拍案而起怒斥餐桌上揩油的人。“不过,生物界有自己处理问题的方式,”凯尔说。从 而能够确保获取花蜜的小动物和提供花蜜的植物两相受益,一切生物进程不被阻断。
科学家早就提出的假说,认为这种“反剥削”的办法是生物进化的必然结果。而如今,丰富的研究已然清楚地勾画出 现实生物机体如何应对“欺骗”行为。最具趣味性的是,貌似看起来温顺无害的共生伙伴,有些时候却会给对方致命性的惩罚 。正如凯尔所说的,“植物也有野蛮的时候。”
不过有些动物在这方面反倒比较温和,当它们发现情况不妙时,更换伙伴就行了。
喜乐冤家
物种之间随时随地在交换利益。
生物学家发现,地球上的每一个物种,都会参与到“双赢”的交易中,正所谓互利共生主义。“而且,这种互利共生 维持着生物的生存,”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生物学家朱迪斯?布劳斯顿说。
很多地球上的有机体很难获得氮元素,虽然空气中不乏氮气。因此,大部分生物只能仰仗于泥土中的豆类蔬菜根瘤和 某些细菌,而这些根瘤和细菌会慷慨大方地提供“随取随用”的氮元素。
此外,超过80%的陆生植物通过土壤真菌来获取磷元素,这些真菌还会深入到植物根部细胞中,为植物制造糖分提 供方便。
而所有动物,包括阅读这篇文章的每个人,都必须依靠寄居大量微生物的肠道来获取营养,没有这些微生物,则食物 的消化难以进行。还有,很多有花植物,包括几种主要的粮食作物,需要动物王国的某些成员帮助才可以调停作物之间的“孕 事”。传播花粉者和花朵之间的契合,不仅为花农和景观行业做出很大的贡献,而且为人类的浪漫花事、诗意境界提供了条件 。
不过,事情并不会总像看起来那么美好。“每一个的所谓互利共生的关系中,我都可以找出骗子来。”布劳斯顿说。
从某种角度来看,“骗术”看起来是一种成功的策略。不必付出多少,贪欲的行骗者就可以获得更多努力之外的资源 ,从而为自己后代谋得舒适条件。但是,繁衍不了几代,这些饱食终日的子孙们就会无限膨胀,从而打破它们原来和共生对象 之间的和谐关系。
当然,一般情况下,大多数互利共生的关系都保持良好。所以,到底是何种因素影响行骗者,则可能有多种答案。
“过去几年的研究发现,至关重要的问题是找出平衡这种互利共生关系的因素来,以及其中所蕴含的法则与运作机制 ,即约束力到底在哪里,”斯英国牛津大学生物学家图?维斯特说。
科学家目前所发现的约束力十分简单:行骗者将被清除。
罪与罚,劳与酬
凯尔的报告显示,对于亚洲树而言,对付行骗者最实际的策略就是,放弃一些花朵。
开在某算盘子树上的形似高脚酒杯的雌花以及较为扁平的雄花,大小像稻米粒一般。凯尔称,即使在最盛的花期,普 通过路者也很难发现。因此,喜欢夜里觅食的灰飞蛾就很容易错过。
直到2003年,日本京都大学将几位教授的发现公布于众,生物学界才有了所谓的互利共生理论。通过对一种雌性 飞蛾的研究,加藤成和他的研究团队发现,这种雌飞蛾能够将花粉从雄花传到雌花。飞蛾在此过程中获得的利益就是,把自己 的卵留在雌花之内,安全而营养丰富。
此过程中,将卵置入一个成体花朵中,则无疑减少了种子出产的数量,但是,赢得飞蛾的兴趣,吸引它来传粉,则相 当值得。
凯尔分析了丢弃花朵中置入虫卵的数量,发现在结果之前,算盘子树将隐蔽一些成熟花朵。这些“哺育”虫卵的花朵 和正常的花朵相比,不会过早枯萎,直到两三个月之后,虫卵逐渐成熟,然后才衰败。
凯尔认为,由于花朵枯萎和飞蛾的后代命运息息相关,所以,算盘子树就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来约束飞蛾,如果传粉和 弃花的代价相当,则飞蛾不受惩罚,否则结果不堪设想。
另外,无花果树在孕育种子的过程中和以上情况相当。巴拿马岛史密森热带生物研究所的艾伦?海热指出,无花果和 授粉者之间也存在类似的交易。
无花果绝非自然界的天使。海热认为,几乎目前所知的一半无花果树种都进化出一套完整的授粉机制,对于有些前来 光顾的黄蜂,它们采取的惩罚就是,引诱黄蜂到某些只有雌花的区域,接受花粉,但是却杀死黄蜂的幼虫。
“这方面,无花果成为了行骗者。不过,黄蜂倒没有进化出一种能力来惩罚无花果,”海热说。
互相适应
有些互利共生的生物根本不会惩罚或者驱赶不够格的伙伴,而是把它们当成讨厌虫来对待。试想一下,如果蜜蜂掏空 了全部花蜜却一点都不传粉,一整簇花就完蛋了。
目前,科学家还没有发现十分确凿的证据,能证明对于只采蜜不传粉的家伙们植物到底会给予怎样的惩罚。美国新罕 布什尔州达特默斯大学生态学家里卡贝?欧文对于红吉利花的研究也表明,花朵一旦受到“劫掠”,则种子的数量也会减少。 这说明,行骗者没有摧毁伙伴关系。
布劳斯顿也指出,互利共生者之间存在一种自发的响应,并将行骗者视为极其厌恶的威胁。在对曼陀罗花的研究中, 布劳斯顿发现天蛾通过获取花蜜而传播花粉,但也将卵留在花枝上。如果条件成熟,幼虫就会很快吃掉花叶,致使其枯萎。
面对毛毛虫的饕餮,植物通过极强的生长能力来修复绿叶,而不是去阻止虫子没日没夜地啃噬。这样,曼陀罗也就轻 易地对付了天蛾幼虫。
布劳斯顿认为,虽然新的研究也表明,行骗者往往付出沉重的代价,但是这种代价的影响到底有多大,却尚未知晓。 新的理论模型指出,对于受骗者来说,有效的应对欺骗所带来的结果,并不是难事,这样就不至于毁灭这种互利共生的关系。
“行骗者必然要付出代价的说法太过简单,”布劳斯顿认为。或许,欺骗行为会威胁将来的互利共生关系的说法,有 些夸大事情。“行骗者也会有相应的调整,”她说。它们可能会改变进化的路径,但它们不会改变伙伴关系。
在动物之间,和人类一样,不公平的交易会导致相互的厌恶,但是却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
抽文:“不谋私利”只能存在于人类社会,在生物界,各种各样的“交易”泛滥才是自然法则。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