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March 25, 2011

家长苦恼 为啥进不了孩子的世界

  近日,本报不断接到读者电话,讲述药家鑫案留给他们的反思。昨日,本报发出100份调查问卷,涉及内容集中在对药家鑫案的感触和反思、对自己孩子家庭教育的反思,家庭教育中,和孩子的沟通与交流,以及对孩子的理解问题。其中50份针对孩子,50份针对家长。

  大多家长认为,目前的家庭教育中,家长应注重孩子的心灵建设,不能唯成绩论,“做人比读书更重要,读书也是为了更好地做人。”王女士在问卷上这样说道,“我们培养的是有思想有感情的子女,而不是一个单纯的考试机器,因此,成绩不能作为孩子好与坏的评判标准。”“孩子犯错了,通过打与骂,让孩子改正,这种机械的教育模式已经不适合了。”苗先生称,家长要通过与孩子沟通、对孩子开导,让孩子知道他(她)真的错了,错在哪里了。这样,孩子才能自觉自愿地避开曾经犯错的雷区。“药家鑫的父母没有学会尊重孩子,在药家鑫四岁时就被动地接受了钢琴和繁重的学业,在动辄打骂的同时,他们有没有问问孩子,喜不喜欢。”大学教师韩老师说,“一个人生存的终极意义是:快不快乐,如果家长想当然地为孩子好,但是孩子却没有丝毫的快乐,而是长期的压抑与反叛,就像药家鑫一样,那我们的家庭教育岂不是都适得其反了吗!”

  家长白女士有一个独生子,她认为,儿子在成长过程中存在没有责任感、懒惰、没有时间观念、不上进、消极等让人担忧的“症状”。

  同时,还有家长认为,孩子自私、以自我为中心的占有欲望和思维方式也是让人很头疼的。“孩子没有责任感,做了错事也不敢担当。”韩先生表示,如今孩子的成长环境,在尚未入学前,就是一个人,由家长陪着宠着,到了幼儿园就开始有了竞争和冲突,起初是物质方面的,后来就上升到被认可度上。“他们只求被在乎,不愿付出。只想被表扬,却不愿承担做错事的后果。”这样的表现,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家庭教育应该负主要责任。“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他们对父母的态度,是一个逐渐远离的过程。”朱先生说。

  家长彭女士也表示:她经常和上初中的儿子沟通,但是,青春期的孩子很叛逆,不愿与父母沟通。“我一直努力设法进入儿子的心灵世界,但是效果却不明显,对于一个问题,我根本不知道儿子在想些什么。”

  呼吁:更应重品行重德育

  孩子从小到大所接受的教育,根本就不是一个无缝链条,家庭、学校、社会三个环节,社会教育是最为缺失的。重分数、轻品行;重智育、轻德育的招生制度应下决心纠正。”“希望社会能注重孩子的心灵建设,克服孩子自私自利、怯于担当的性格。

  孩子无助

  步入社会前我有恐惧感

  昨日在对50名孩子的调查中,记者画出了一个他们生长的轨迹:学前阶段,由于备受宠溺,因此过于依赖父母;上学阶段,除了原有的学习压力,家长也会以为孩子负责为名,为他们安排繁重的学习任务。待到上初中或者上大学,孩子脱离父母庇护,开始独当一面,这时,他们会面临一个成长过程中的“真空地点”。问题尤为严重的,就是那些父母在外打工的留守儿童,他们自小缺少父母监管,遇到问题无人沟通。而是根据年龄阶段,选择各自不同的沟通对象和处事方式。

  大多孩子表示,在成长过程中,他们都会遇到升学问题、学习问题、乃至情感问题无力排解,但是,随着年龄不断增长,越不愿意和家长沟通。唯一一个无可避免要和家长交涉的问题,那就是钱。“有时候很迷茫,不知道将来长大了干什么。”上技校的学生小李表示,遇到这些问题,他一般是先和朋友沟通,实在解决不了了,再找父母帮助。就是说,一旦孩子有了独立成长的空间,他们和父母的沟通,将成了次于朋友的第二范畴。

  谈到对社会的认识时,几乎一半的孩子表示:对社会很陌生、很恐惧。“在我眼里,社会真的很陌生,因为学校里学的知识很难与社会结合起来,学校里的相处方式也与社会大相径庭。此外,社会上有一些不良的行为,让我望而却步。”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小黄表示。“因为对社会不了解,所以我内心充满了恐惧。”大学生小王在问卷里这样写道。“因为没有接触社会的机会,因为我们还是学生,是在家庭、学校学习的孩子,因此,我们缺乏社会教育这一环,步入社会后,谁来对我们进行教育,想到这里,我很迷茫啊!”上大三的学生小李这样说。

  呼吁:弥补受教育链条上的缺失

  我更期待老师给我们教授对生命的敬畏,以及为人处世的方法。因为,即将步入社会,这些东西对我们是最管用的。我之所以对社会有恐惧感,就是因为我不具备这些东西,心里没底气。”

  “希望全社会能为我们营造一个完整的受教育链条,不至于让我们走出校门两眼摸黑,更不至于让我们遇到一些小挫折,就手足无措。本组稿件由本报记者杨小刚实习生徐扬采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