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话”,说得巧并不意味着说得好
调查发现,中国官员的语言体系正在悄然发生变化。日渐口语化、幽默化、个性化的表达,与主动面对记者和公众的态度,成为2011年全国两会的特殊风景。
□张勇
近些年,官场生态刮起了一股说话新风,官员面对公众,表达日渐口语化、幽默化、个性化。放下了教条本本和权力架子,一些官员开始颠覆以往的说话方式,让人有种耳目一新的感觉。也正是这种说话方式的转变,拉近了权力与民众的距离。
但,说得巧并不意味着说得好。“官话”要亲民,获得公众的认同,并不只是停留在说话技巧上。姿态的转身固然值得肯定,但是说话的最终目的还是在于传递信息,能否以和善的姿态传递公众所需要的信息至关重要。否则难免落入俗套,演绎官场“脱口秀”。有个常识必须明确:端着架子说的“正确的废话”是废话,放低姿态说“正确的废话”依旧是废话。
语言是一种艺术,但重点不是体现在技巧上。应该说,与之前的那些“官话”、“套话”相比,官员们说话的技巧确实比以前有了很大的进步,毕竟,板着权力面孔、端着权力架子说话的方式也越来越不受公众的待见。但是,要让这种技巧上升为艺术,还得还原说话的基本要求:正确有效地传递信息。通俗而言,便是要说真话、说实话、说人话。如果连这最基本的要求都不能做到,那么即便口吐莲花,也顶多算是某种文字游戏和语言秀。
从公众对官员说话方式的反应来看,说话技巧并非人们关注的重点,能够引起舆论聚焦的官员,往往都是说真话、说实话、说心里话的。民生话语不只是体现在说话的技巧上,而是体现在民生情怀上。缺少人性关爱和民生关怀,再幽默也会让人觉得无趣。
“官话”不应是“正确的废话”,更不应是穿上语言技巧外衣的“正确的废话”,幽默风趣固然讨喜,但敢说真话、实话、人话,才能赢得民心。语言艺术的至高境界在于表达情怀,缺乏民生情怀,说话方式再富有技巧也摆脱不了空洞的现象,甚至容易被人理解为矫情。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